扁桃体癌手术后的如何调理?方法有哪些?扁桃体癌手术后,患者需通过系统调理促进身体恢复、预防并发症,并降低复发风险。中医在术后康复中强调整体调节与辨证施治配资查询114,通过饮食、中药、情志及起居等多维度干预,帮助患者重建阴阳平衡,增强抗病能力。
一、饮食调理:以健脾和胃、益气养阴为原则
术后早期患者因吞咽疼痛、消化功能减弱,需选择易消化、营养丰富的流食或半流食。中医认为,手术创伤导致脾胃功能受损,饮食调理应以“健脾和胃”为核心,可选用小米粥、山药粥、藕粉等温和食物,避免辛辣、油腻或坚硬食物刺激局部。
恢复期可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,如鱼肉、蛋羹、豆腐等,同时配合益气养阴类中药食材,如银耳、百合、麦冬等,促进黏膜修复。中医强调“药食同源”,例如,将黄芪、党参与鸡汤同炖,可补益气血;用麦冬、石斛泡水代茶饮,可缓解口干、咽痛。
二、中药调理:扶正祛邪、活血化瘀
展开剩余78%术后患者常出现气血亏虚、痰瘀互结等症状,中医通过辨证施治,可选用补益气血、活血化瘀类中药促进康复。例如,针对术后乏力、面色苍白者,可用四君子汤(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)加减,增强脾胃运化功能;针对局部肿胀、疼痛者,可选用桃红四物汤(桃仁、红花、当归等)活血化瘀。
此外,中医认为“热毒未清”是术后复发的重要诱因,可选用半枝莲、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药物抑制残留癌细胞,同时以茯苓、薏苡仁等健脾祛湿药物改善体质,减少痰湿积聚。
三、情志调节:疏肝解郁、宁心安神
手术创伤及疾病压力易导致患者焦虑、抑郁,中医认为“情志致病”可直接影响气血运行,延缓康复进程。患者可通过听舒缓音乐、练习书法或阅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,同时配合中药疏肝理气,如柴胡疏肝散(柴胡、香附、陈皮等)可缓解情绪低落、胸闷胁痛。
此外,中医强调“静养心神”,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,以助阳气潜藏、阴血充盈。
四、起居调理:顺应四时、避寒就温
术后患者体质虚弱,易受外邪侵袭,中医强调“起居有常”以增强抗病能力。春季宜早睡早起,适当户外活动以助肝气疏发;夏季避暑热,饮食清淡以防内热生痰;秋季润燥养阴,可食用梨、百合等润肺食物;冬季避寒就温,避免颈部受凉引发局部不适。
中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节身体内部环境,改善气血循环,促进术后伤口愈合。同时,中药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,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。这样一来,患者就能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作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院长,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结合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,并在先人的基础上,总结出“三联平衡”抗癌理论,并以此为指导开展中医防癌抗癌,在针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中,既关注当下的问题,还考虑疾病发展的未来趋势,兼顾短期疗效和长期调养的有机统一,从而帮助患者尽可能的延长生存周期,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。
非遗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始于嘉庆辛酉年(公元1801年),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,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。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《袁世医方》中,详细记载了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。涵盖中医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,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、制作技艺,剂型包括汤、丸、散、膏、丹,以及药酒、药膳、药茶、药醋、药粥、药饼等食疗方,多达190余首,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。
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扁桃体癌真实案例分享:
赵某某,扁桃体癌,2018年7月18日
2018年初患者因牙痛确诊左扁桃体癌,手术后,身体状态不佳,听朋友介绍转寻中医治疗,2018年7月18日就诊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,初诊时赵师傅,精神差、面色萎黄无华,体重下降(196斤→180斤),体虚乏力,小腿肚及腰骶部疼痛;腹泻一晚7~8次,术后声音还哑了。好在这些症状都在后续的中药治疗中得到了改善,病情趋于稳定。2021年3月28日的报告显示一切正常。2021年4月22日复诊时,赵师傅的近况依然很好,他说:“当年因病,工作被劝退了,现在和朋友一起做点生意,还不错。生活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,一如既往。”近期2023年4月18日回访,表示情况维持还可以。2023年7月3日患者看到袁希福老中医坐诊,前去复诊,并再次介绍病人。
扁桃体癌术后调理需结合中医整体观念,通过饮食、中药、情志及起居的综合干预,促进身体康复、降低复发风险。中医通过调节机体阴阳平衡、增强免疫功能,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,未来其与现代康复技术的结合将进一步优化术后管理效果。
发布于:河南省金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